頁面頂部
聚焦中國:中國消費——現狀速覽

2025年10月21日

要點

  • 中國黃金周期間消費表現平淡:人均旅遊支出按年下降0.6%,較2019 年下降2.6%。
  • 勞動力市場和房地產行業的潛在壓力依然存在。
  • 我們預計,在中國的「十五五」規劃中,推動以消費為主導的增長將成為政策支持的重點方向。

中國數據回顧(2025 年9 月和第三季)1

  • 由於不利的貿易因素和持續的國內挑戰,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按年增速放緩至4.8%。9 月經濟活動數據顯示,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關鍵指標的表現好壞參半。得益於上半年強勁增長,前三季度整體增速達5.2%,表明全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有望實現。

  • 受消費者信心偏弱拖累,9 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長3.0%,增速依然較為溫和。近期遏制政府官員在宴請上過度支出的行動可能持續影響餐飲業銷售(按年下降1.6%)。與此同時,在2024 年8 月啟動的以舊換新計劃發放1,500 億元人民幣補貼後,商品消費可能受到所形成的高基數的拖累。
  • 固定資產投資連續第二個月按年下降7.1%。由於貿易不確定性抑制了電力機械和電腦領域投資,製造業投資按年下降1.9%。房地產投資仍是主要拖累因素,按年大幅下降21.3%,而由於地方政府層面資金不足,基礎設施投資下降4%。
  • 得益於出口增長超預期,9 月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速加快至6.5%,儘管考慮到美國關稅影響的持續存在和潛在的貿易數據回調,我們對這一強勁表現能否持續持謹慎態度。從積極的角度看,主要增長動力可能繼續來自設備製造業和高科技相關製造業。
  • 受豬肉和蔬菜價格走弱拖累,9 月消費價格指數按年下降0.3%,而油價則整體持平,維持在相對低位。在持續的消費政策和旅遊價格的支撐下,核心消費價格指數按年上漲1.0%。生產價格指數按年下降2.3%,降幅有所收窄,主要得益於基數效應。同時,該指數的月環比漲幅持平於0%。
  • 9 月出口持續受益於貿易結構轉型,按年增速加快至8.3%。儘管對美出口仍承壓(9 月按年下降27%),但對其他市場出口實現兩位數增長,例如對歐盟出口增長14.2%,對東盟出口增長15.6%,對非洲出口增長56.4%。同時進口按年增長7.4%,主要得益於高科技產品進口按年增長14.1%的推動。

中國消費——現狀速覽

黃金周消費表現平淡

出行與支出均錄得增長,但增速放緩

隨著10 月1 日至8 日「黃金周」假期的結束,現在正是時候回顧一下中國消費者行為的最新趨勢。數據顯示情況喜憂參半:國內出遊人次創下8.88 億的歷史新高,旅遊支出達到8,090 億元人民幣(文化和旅遊部,10 月9 日),但我們估計日均水平按年僅分別增長1.6%和1%。人均旅遊支出按年略降0.6%,較2019 年水平低2.6%。

稅收收入數據顯示,服務業整體表現出色,部分得益於政府支援措施,但電影票房收入令人失望。與此同時,出境與入境旅遊均有所回升:受中國免簽入境政策推動,外國遊客入境人數按年增長20%,而中國內地居民出境旅遊則按年增長10%。

消費壓力上升……

近幾個月消費數據依然疲軟

黃金周的平淡表現延續了近期消費數據走軟的趨勢。由於勞動力市場和房地產行業持續承壓的不利影響,近幾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速一直低於4%。工資增速也低於新冠疫情前水平,按年增長約5%,而2019 年約為9%。消費者信心尚未回升,8 月青年失業率達到18.9%。

商品以舊換新補貼已於9 月發放

從積極的角度看,政府近期宣佈,最後一批商品以舊換新補貼已於9 月29 日發放完畢(國家發改委,9 月29 日),其中包括中央財政資金690 億元人民幣、地方財政資金約70 億元人民幣。這或許推動了黃金周期間部分商品(如消費電子產品)的亮眼表現,也意味著今年餘下時間相關政策仍將對消費提供一定支撐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滙豐銀行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滙豐銀行

……從而促使政府對服務業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結構性改革有望強化社會保障體系

近期政府政策中推動服務型消費的意圖十分明顯,最新出台的促進服務業和體育消費規劃(9 月發佈)便是例證。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細分數據來看,對服務型消費的日益重視似乎正在帶動文化用品、體育及娛樂類商品等行業的發展。

下一步的政策重點將轉向透過結構性改革來強化社會保障體系並推進城鎮化進程。近期提高育兒和養老等基本護理補貼的政策,表明支持範圍正轉向更廣泛的服務領域。此外,政策還著重于提供與常住地掛鉤的社會福利,並推進新型城鎮化計劃。

中國的「十五五」規劃

消費或將成為「十五五」規劃重點

在本文撰寫之際,中國的政策制定者正在召開四中全會(10 月20 日至23 日),期間將審議「十五五」規劃,為2026 年至2030 年確定發展重點。我們預計會議將著重強調以消費為主導的增長模式,而這種增長將由服務型消費和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的結構性改革所支撐。其他重點領域可能包括推動創新、綠色發展以及深化對外開放改革。

資料來源:LSEG Eikon
*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回報 資料來源:LSEG Eikon。截至2025 年10 月20 日收盤

1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滙豐銀行

相關資訊
今年以來,搶出口和AI 硬體熱潮共同推動了出口量增長...[10月7日]
美國針對藥品、木材、傢俱和廚房櫥櫃的新一輪關稅,將令歐元區出口承壓。[10月7日]
7 月和8 月的疲弱數據加大了市場對政策刺激的預期;中國計劃推動經濟再平衡和再通脹。[9月16日]
隨著對等關稅於8月生效,未來幾個月全球數據應仍將波動。[9月10日]
披露附錄

1. 本報告發布日期為 2025 年 10 月 21 日。

2. 除非本報告顯示不同的日期及/或具體的時間,否則本報告中的所有市場資料截止於 2025 年 10 月 20 日。

3. 滙豐設有識別及管理與研究業務相關的潛在利益衝突的制度。滙豐分析師及其他從事研究報告準備和發布工作的人員有獨立於投資銀行業務的匯報線。研究業務與投資銀行及做市商交易業務之間設有資訊隔離牆,以確保保密資訊和(或)價格敏感性資訊可以得到妥善處理。

4. 您不可出於以下目的使用/引用本報告中的任何資料作為參考:(i)決定貸款協議、其它融資合同或金融工具項下的應付利息,或其它應付款項,(ii)決定購買、出售、交易或贖回金融工具的價格,或金融工具的價值,和/或(iii)測度金融工具的表現。

5. 本報告為滙豐環球研究發布的英文報告的中文翻譯版本。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滙豐(台灣)商業銀行有限公司、加拿大滙豐銀行和滙豐金融科技服務(上海)有限責任公司已採取合理措施以確保譯文的準確性。如中英文版本的內容有差異, 須以英文版本內容為準。

免責聲明

本報告由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簡稱「HBAP」,註冊地址香港皇后大道中 1 號)編製。HBAP 在香港成立,隸屬於滙豐集團。

本報告由滙豐(台灣)商業銀行有限公司及 HBAP(合稱「發行方」)向其客戶分發。本報告僅供一般傳閱和資訊參考目的。本報告在編製時並未考慮任何特定客戶或用途,亦未考慮任何特定客戶的任何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個人情況或需求。HBAP 根據在編製時來自其認為可靠來源的公開信息編製本報告,但未獨立驗證此類資訊。 本報告的內容如有變更恕不另行通知。對於因您使用或依賴本報告, 而可能導致您產生、或承受因此造成、導致或與其相關的任何損失、損害或任何形式的其他後果,HBAP 及發行方不承擔任何責任。對於本報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HBAP 及發行方並不作任何擔保、聲明或保證。本報告並非投資建議或意見,亦不以銷售投資或服務或邀約購買或認購這些投資或服務為目的。您不應使用或依賴本報告作出任何投資決定。HBAP 及發行方對於您的此類使用或依賴不承擔任何責任。若對本報告內容有任何問題,您應該諮詢您所地區的專業顧問。您不應為任何目的向任何個人或實體複製或進一步分發本報告部分或全部的內容。本報告不得在任何禁止分派本報告的地區分發。

以下條款僅適用於滙豐(台灣)商業銀行有限公司向其客戶分發時的情況

滙豐(台灣)辦理信託業務,應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及忠實義務。滙豐(台灣)不擔保信託業務之管理或運用績效,委託人或受益人應自負盈虧。

中國內地

在中國內地,本報告由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簡稱「滙豐中國」)向其客戶分發,僅用於一般參考目的。本報告並不旨在提供證券和期貨投資建議或提供金融信息服務,亦不旨在推廣或銷售任何理財產品。本報告所載內容和信息均基於現狀提供。若對本報告內容有任何問題,您應該諮詢您所在轄區的專業顧問。

© 版權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 2025,版權所有。

未經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的事先書面許可,不得對本報告任何部分進行複製、存儲於檢索系統,或以任何電子、機械、影印、記錄或其它形式或方式進行傳輸。